如果要對高鹽度的有機廢水進行處理,可以選擇雙膜法預處理工藝,那具體應該怎么做呢?
首先要利用半透膜對有機廢水進行超濾,而選擇的半透膜孔徑大約在20-2000Ao,即10-6.5-10-4.5cm,這個工藝可以截留有機廢水中的蛋白質和各類酶以及等類型的膠體成分,也包括大分子結構的濃縮液,而水和小分子以及形成的鹽離子則可以順利地通過膜結構。
通過膜處理后水質中的鹽含量沒有變化,而其他物質減少,是的有機廢水中的含鹽量大幅度地提升。這個時候可以使用1-20Ao的孔徑半透膜,對水質進行反滲透,即膜的孔徑大約為10-7.5-10-6.5cm,這時候水質中的無機鹽和氨基酸甚至COD和Bod等都會被截留在濃縮液液體中,只剩下水和溶劑能夠順利地通過膜結構,鹽在濃縮液中濃度繼續(xù)上升,可以通過蒸發(fā)結晶進一步除掉鹽分。雙膜法可以在減少水分蒸發(fā)的前提下,有效地讓水質中的鹽分結晶,從而從根本上上降低結晶鹽分所需的成本和投資。
而注意的問題大約如下:
1.超濾前要保證水質PH為中性,并且去掉水中的硬度成分,完成水質的SS凈化。
2.原來的含鹽水濃度大約在5000mg/L以下,如果超過5000mg/L,那么透過水分量就會太低,繼而是的水質的脫鹽率也下降。
3.保證膜結構進行正常的酸堿洗和水洗,延長膜的使用壽命,因此,整個過程中膜結構保護的成本是相對較高的。
這個過程截留下來的濃縮液濃度更高,可以提取有價值的物質,如果在濃度增加的過程中采用焚燒方式,那么成本會變得很高。而對于水質的含鹽量超過5000mg/L的液體,直接進行結晶鹽處理,無需再進行膜法處理。